校慶專欄
?
【杰出校友面對面】劉罡:促“險資入湘”,助家鄉發展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炎炎
人物名片
劉罡,湖南師大附中2002屆畢業生,好買基金北京機構部執行總經理,負責北京區域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基金投資交易、研究服務工作。創立北京保險固收匯并擔任名譽會長,搭建“險資入湘”橋梁,賦能湖南經濟發展。
人物素描
身處北京,他心系家鄉發展。作為湘籍保險投資交流群創始人及“險資入湘”在京聯絡人,他積極發揮校友作用,整合各方資源,搭建起高效對接平臺,創新性地為社會險資注入湖南開拓新路徑。
與劉罡的見面,是因為“校友回湘”采訪組前往北京的集中采訪。他作為師大附中北京校友分會的秘書長,負責相關聯絡和接待工作。“歡迎家鄉媒體和母校老師,看到你們好親切。”采訪時間緊任務重,劉罡把行程安排得妥妥當當。“在北京找到我,基本上可以聯系上所有的附中校友。”劉罡的熱情和風趣讓我們感受到在外湖湘學子的凝聚力。
從計算機跨界到金融
劉罡的父母都是師大附中的老師,他從小就在師大附中的文化熏陶中長大,對附中的感情和別人不一樣。到北京發展之后,工作再繁忙,他仍然熱衷于校友間的聯絡,傳遞母校對在京校友的關心與關懷。
中學6年,劉罡在附中開放、包容、求知的氛圍中,汲取豐富知識養分。老師們著重培養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學會從多元視角剖析問題,為長遠思考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石。
大學本科,劉罡選擇了國防科大計算機專業,讀研時卻來到對外經貿大學跨界選擇了金融專業。畢業后,通過北京市豐臺區人才引進政策留在了北京發展,投身保險金融行業,歷任都邦保險資管部、昆侖健康保險資管中心、中融人壽資管中心固定收益部負責人。
推動“險資入湘”,助力家鄉經濟發展
2012年,湖南省推出“險資入湘”政策。所謂“險資入湘”,是指保險資金進入湖南省進行投資的活動,旨在通過引導保險資金在湖南省內的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作為身處外地的長沙人,我一直想著如何為家鄉做出貢獻。”2016年,身為湘籍保險投資交流群創始人及“險資入湘”在京聯絡人,劉罡響應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保險處建議,成立“湘聚緣”湘籍保險投資人員交流群,全力協助省委省政府推進“險資入湘”工作,為險資與湖南本土項目搭建溝通橋梁。2018年初,劉罡憑借卓越的組織能力與前瞻性眼光,創立了北京保險固收匯并擔任名譽會長。
2023年,劉罡創立的北京保險固收匯與湖南財信吉祥人壽在湖南長沙聯合主辦了“財聚星城 信贏未來——2023年引資入湘投資論壇”,吸引來自全國各地保險等投資機構的60余位行業投資人出席。這場論壇為湖南引入險資拓寬了渠道,越來越多保險資金流向湖南的交通、養老、醫療、環保、旅游等領域。自2012年湖南省啟動相關工作以來,截至2023年末,保險資金以債權計劃、信托計劃等多種形式落地湖南逾84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
“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做正確長期的事情,人生中每一個點滴的匯聚,便形成一條收益率曲線,而我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在豐富這條曲線。”劉罡說。
對話校友
長沙晚報:您怎么看待金融行業和學生學習擇業的關系?
劉罡:從學習角度看,金融行業需要扎實的數理基礎、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學生在校期間應注重多學科知識積累,為投身金融做準備。在擇業時,金融行業提供了廣闊舞臺,眾多崗位可滿足不同興趣與專長的學生。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學生需提前規劃,通過實習等方式深入了解行業,找到自身優勢與行業需求的契合點。
長沙晚報:從金融支持的角度,您認為湖南吸引年輕人“背著雙肩包來創業”還可以如何進一步優化生態?
劉罡:創業往往需要長期資本和風險分擔機制,而湖南通過“貸你創業”助力行活動、降低貸款門檻等舉措,正在降低創業者的試錯成本。若進一步優化,我認為可以加強“金融+產業”生態圈建設。比如,針對科技型創業項目,建立“保險資金+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的聯動機制,通過長期資本陪伴企業成長。一方面推動更多金融機構設立青年創業專項服務團隊,另一方面,由政府聯合業績穩定的頭部GP設立“S基金”(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通過S份額方式投資接力,可以使保險機構既能分享成熟企業的收益,也解決了其現階段早期科技投資能力不足的難題。
作為“險資入湘”的實踐者,我也期待未來能吸引更多保險資金參與湖南早期創業項目,用長期“耐心資本”支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