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校友之窗 | 我校1985屆校友傅曉嵐:附中教會我做“一個有趣的人”
湘聲報記者 程琴怡
傅曉嵐是如何找到成為學霸的竅門、生活樂趣的鑰匙、事業成功的秘訣?
傅曉嵐
湖南長沙人,湖南省政協湖南發展海外顧問團成員,牛津大學社會科學領域首位華人終身教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十人顧問小組”成員(全球學界唯一代表),聯合國技術銀行理事會理事。
傅曉嵐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
她是聯合國大會、經合組織與世界銀行聯合座談會、世界貿易組織公共論壇上的中國面孔,也曾在BBC的演播室接受直播訪談。但第一次站上家鄉湖南的講臺時,剛開口,就一度哽咽。
事后回想起當時的情形,作為湖南發展海外顧問團成員,傅曉嵐不禁又紅了眼眶,她想了想說:“怕自己不夠好。這大概就是常說的近鄉情更怯。”
“一直希望為家鄉做些事情”
2005年,由劍橋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聯合舉辦的國際競爭力論壇上,傅曉嵐面對數百人闡述自己的觀點,成為發言的唯一中國人。
這是她第一次站上重要的國際講壇,因而有些緊張,為此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但傅曉嵐相信自己的這一絲緊張不會為人所察覺。她說,這得益于中學時期在校舞蹈隊里養成的習慣——挺胸、抬頭、保持微笑,“而且專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會忘記緊張”。
以至于后來,當傅曉嵐逐漸成為國際性高端論壇和會議的常客,也總是落落大方、應對如流。如今,隨著學術研究的精進與積累,在一些主題論壇上,她自信脫稿講上一天也不成問題。
2018年9月5日,省政協與省社科聯主辦的“新動力、新動能與湖南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開幕,這是她第一次站上故鄉的講壇作主旨演講。
演講前一晚,傅曉嵐關上電腦時,已是凌晨兩點。到長沙后的連續兩晚,她都修改講稿直到凌晨,并把所有媒體的約訪都推到了演講結束后。
盡管一年里回國的次數并不算少,但傅曉嵐大多是在北上廣參加學術會議或調研訪談,偶有機會回到湖南老家,也是來去匆匆。這次回來,她又認真地看了看長沙,“發展得很快,現在已經不認識路了”。
在國外工作生活近20年,傅曉嵐常常接待來自國內各地的拜訪者和學者,她會分外有親切感;她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受聘為客座教授;花了幾年時間積極推動了牛津深圳創新研究院的建立;在北上廣浙多次開展講座、參加會議作主旨發言……傅曉嵐還聊起,自己做的最拿手的菜是辣椒炒肉。
傅曉嵐一直都希望為家鄉做些事情。當收到湖南省政協湖南發展海外顧問團的邀請后,她為自己回報桑梓的想法有了“出口”而興奮。
去年10月,在美國對中國啟動301調查時,傅曉嵐就察覺到貿易摩擦的風向。考慮到首當其沖的鋼鐵產業是湖南的重要產業之一,她通過省政協提出了自己的深思和建議。
如今,傅曉嵐正協助省科技廳制定歸國留學人才創新創業扶持方案。
“因為有興趣就從不覺得苦”
蘭卡斯特大學博士、劍橋大學博士后,牛津大學教授、劍橋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客座研究員、復旦大學客座教授……
從小傅曉嵐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她的學生生涯一路“綠燈”——考試幾乎都是第一、二名,數理化文史哲樣樣在行。如果一定要說最喜歡哪門課程,她會說是數學和地理,但“物理和化學也常常在競賽中獲獎”。
1985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試行招收中學免試保送政策,傅曉嵐是這一政策的首批獲益者,選擇了第一個來到湖南師大附中挑選優秀保送生,并向她拋出橄欖枝的華中科技大學。
從不認為自己比旁人聰明的傅曉嵐,讀書時也常常熬夜,母親總是一遍遍催著她去睡覺,或寬慰她“已經足夠好了”“壓力不要太大”。
“因為有興趣就從不覺得苦。”傅曉嵐說。
如今,回想起自己在湖南師大附中的中學時代,傅曉嵐記憶里都是快樂的場景。
她記得,師大附中校園里綠色的樟樹,自己在樹下跑跳、看同學比賽,初一時當衛生委員,負責清掃林蔭道上的落葉;也記得去茶廠采茶——這是師大附中“學農”傳統,體驗勞作的辛苦和樂趣;還記得班主任邱大先老師非常幽默,物理老師何麥秋課上得很好,舞也跳得很好……留在她腦海里的,獨獨沒有那些熬夜的畫面。
傅曉嵐說,如果有機會回到師大附中給孩子們上一堂課,她的主題會是“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而答案是“一個真正有趣的人,是才情兼備的,有獨立思想的”。
在工作生活中,傅曉嵐一直都在努力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希望旁人能從她身上感受到知識、能量或愉悅。
初到國外時,由于當時英國不承認中國的碩士學位,傅曉嵐不得不再次攻讀一次碩士,而且必須克服語言障礙,取得優異的成績才能繼續讀博士,結果她成為全班僅有的兩名優秀畢業生之一。
直到現在,傅曉嵐仍常常工作至深夜,勞動強度比多數年輕人大,但因為內心充滿樂趣和好奇,樂此不疲。當研究遇到難題,她依然會查找資料、請教前輩,也會因為找到答案而高興。她相信,得到的知識越多就會有思想,而擁有獨立的思想才會變得與眾不同。
工作之余,她的幸福感多來自于很微小的事情。每天去牛津大學辦公室上班的途中,會經過牛津大學公園,看著春夏秋冬四季變幻,她會覺得幸福。
“我現在50歲了,但好奇心跟18歲時差不多。”傅曉嵐說。
“從商務研究到關注發展,再到關注人民”
傅曉嵐的人生,有3個重要的節點——高考、出國、轉向創新和發展研究領域。高考的恢復,讓她得到了求學的機會,而后又趕上了改革開放后的出國潮。
在湖南大學讀完碩士后,傅曉嵐進入中國機械進出口湖南公司,后又到現今的廣東金融學院任教。31歲時,一個火柴盒大小的廣告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1999年的一天,丈夫拿回一張《廣州日報》,上面刊登的一則廣告吸引了正在考慮讀博士的她——廣東省教育廳與英國文化理事會聯合舉辦英國教育推介會。通過這次推介會,傅曉嵐了解到了英國優秀的大學。
帶著好奇和向往,沒有過多的掙扎和猶豫,傅曉嵐與丈夫賣了車,帶著年僅3歲的孩子,走進了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學習。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是英國連續獲得五星評級的3家頂尖商學院之一,這段學習經歷對傅曉嵐當時的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帶來深遠影響。
后來,將研究方向轉為創新與國際發展,是傅曉嵐學術生涯中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傅曉嵐在撰寫博士論文《中國的出口、外商投資與經濟發展》時發現,出口和外商投資促進了經濟增長,但另一方面也加劇了中國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貧富差距的拉大,即促進增長,但未必促進均衡、包容的發展。她首次關注到“創新發展”這個課題。
2003年加入劍橋大學后,傅曉嵐在參與劍橋大學與麻省理工大學的聯合項目“國際創新比較”中,意識到創新是發達國家之間競爭的高地,是一個國家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源泉。而當時在中國,對創新的研究還未受到重視。她意識到在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中,發展引擎除了改革、出口、外商投資,還有一個重要引擎需要引入和加強,那就是創新能力。從這個時候開始,傅曉嵐對創新發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結合當時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模式的轉型,她洞察到完成這一轉變的決定力量是創新和科技進步,因此傅曉嵐的研究重點很自然地轉移到創新與國際發展這一領域。
2006年,傅曉嵐從激烈的競聘中脫穎而出,拿到了牛津大學終身教職,加入了國際發展系,并創立了技術與管理發展研究中心,對創新與國際發展的關注開始成為她研究的核心——關注的不僅是中國的發展,中國各區域間的平衡,弱勢群體的社會地位和收入的增長,也關注整個世界的發展,低收入國家、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拉大,以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僅僅6年后,2012年,年僅45歲的傅曉嵐成為牛津大學終身教授,這也是牛津大學社會科學領域第一位華人終身教授。
“從國際貿易、外商投資,到技術轉移和創新、國際發展,也就是從商務研究到關注發展,再到關注人民的轉變。”傅曉嵐說,這兩門學科的視角不同,商務研究的視角是企業和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國際發展是以人民利益和社會福祉為根本出發點。
對話
2017年,傅曉嵐接受了湖南師大附中校園記者的采訪,深情回憶了當年在湖南求學的往事。
問:您覺得在附中的時光里,最大的收獲、成長是什么?
傅曉嵐:一個是打下了一個比較寬泛的基礎。我當時文科理科都學得很好,老師鼓勵我們盡情地選擇,全面的發展。這對我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大學讀的就是文理交叉的管理工程,現在做的技術創新的政策和管理,也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科技創新。這種廣泛的興趣基礎、好奇心,讓我一直到現在,快50歲了,對什么都還有興趣。
另一個就是綜合素質的培養。到我這個年紀,越來越覺得,IQ是重要的,EQ也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是決定他能否成為一個行業的領袖人物的關鍵因素。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關鍵看中學時代。
比如說,以前在學校里上臺發言演講,舞蹈隊要表演,對我現在去聯合國發言,接受BBC 直播采訪,都是很好的經驗。在別人看來我總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其實有時我可能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只是以前在舞蹈隊里,老師要求我們站在舞臺上,就得站得直直的,抬頭挺胸,保持微笑——我會有這樣的習慣,時刻保持一個最好的狀態。總的來說,廣泛的興趣與好奇心,團隊精神、溝通能力、領導能力、表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問:如果邀請您回來給我們上一課,您會上什么內容?
傅曉嵐:我想告訴孩子們,“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真正有趣的人,是才情兼備的,有獨立思想的。在不斷豐富自我,提升能力的同時,你應該兼顧身旁的世界,關心身旁的人。有趣的人不是自認為有趣,而是旁人認為你有趣,能從你那里感受到知識、能量或者快樂愉悅。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我一直都在努力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問:在您的理解中,知識、技能、德行、成就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傅曉嵐: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認為,德行是第一的,知識是必要的,但能力更重要。有了它們,一定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這里的成功,是指的廣義上的成功,而不是一定要成為世界首富,或者拿一個諾貝爾獎,或者拿下奧斯卡小金人。這種可以叫成功,但是每個人對于成功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我更認同廣義上的成功。對于成功,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一個廣義的定義,不要太狹隘。別聽信那些假的心靈雞湯。
問:中英教育有何差別?
傅曉嵐:在英國這么久,我觀察到英國的中學和我們的有很大的差別。英國中學包括11-16歲的GCSE階段和兩年的A-level。GCSE是廣泛拓展的通識教育,A-level則可以選3-4門學科,進行研究型的深入專攻。可以說,英國中學是深度與廣度的統一。
中英高中教育最大的差別,在于對學生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培養。相比于中國學校“老師傳授——唯一答案——標化考試”的模式,英國高中傾向通過常態化的課題研究性學習,同時開設專門的批判性思維課程,讓學生在高中就可逐漸形成不少中國大學生都不具備的獨立研究、批判性思維的學術能力。這讓英國的學生在這方面往往領先國際一步,優勢明顯。
大學是國家創新的主力軍之一,而中學是大學的預備軍。一個國家的中學教育對其創新發展十分重要。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而教育關乎其成敗。
來源:湘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