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羅介夫與廣益中學
百年名校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校史館里,擺著兩個珍藏了70年由羅介夫親筆題詞
和捐贈的銅墨盒。一個是1936年秋季該校前身湖南私立廣益中學英文會考的獎品,上面刻著“自強不息”;另一個是1937年春季國文會考的獎品,上面刻著“人心之正”。人們看著這兩個古銅色的墨盒,都會想起老校長、老董事長羅介夫。
羅于1912年8月任國民黨湖南支部總務副主任、《國民日報》總經理,并被選為省參議員,反對國民黨內少數人專政獨裁。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議會被袁世凱解散,報社被查封,他被通緝匿居上海,后再赴日留學。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主任、湖南大學法科學長等職,在《革命》半月刊發表《蘇俄革命成功之研究》。1931年任國民黨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不畏權勢,對何鍵主湘期間所犯貪贓枉法案多次提出彈劾。何千方百計派人疏通關系,并送巨禮給羅妻治病,均遭拒絕。1937年秋,羅以中央特派員身份來湘,成立清算委員會,大聲疾呼“要代表湖南三千萬人清算到底”,又在湖南各界清算委員會所辦的刊物上題詞:“抗戰必勝,首在鏟除貪官污吏”,從而遭到何鍵的忌恨,于1938年8月被何所害而殉難。
禹被捕后,黎尚雯、羅介夫等,一面盡力營救禹,一面不負同志囑托繼續辦學,更校名為廣益英算專修科。為避政府耳目,學堂對于呈報官廳之例行公文、表冊,務求詳盡。清政府學部檢定他們所報表冊合法,命令更名為廣益中學堂,并令湖南提督學使按年給津貼實銀二百兩,學堂得以勉強維持。任邦柱校長于1935年廣益中學30周年校慶紀念特刊上發表的《廣益校史紀略》中說:“黎、禹、羅、廖諸公雖慘澹經營,奔走呼號,而經費奪絀,未能創構校合,故自丙午(1906)迄辛亥(1911)六年間校舍凡五遷焉。”
1920年2月至1922年6月,羅第二次任廣益中學校長。時值軍閥趙恒惕鼓吹聯省自治,1921年自任湖南臨時省長,次年宣布《湖南省憲法》,任省長,對廣益中學“仍摧殘不遺余力”,學校困難重重,中學部第七、八班于1920年畢業后停辦(大學預科和法政經濟特科已于1914年停辦),只存1916年開辦的附屬小學在艱難中維持,羅校長第二次去職。
1928年至1936年,羅任湖南私立廣益中學董事會的董事長,“馬日事變”后,學校遭受嚴重破壞,經費奇缺,私立學校的董事會要籌款集資、延聘教師,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至關重要。在羅董事長的鼎力支持下,校長任邦柱經過一年的苦心經營,1928年秋,僅招收鄉村師范一個班43人。次年上期,中學部有5個班,小學部有6個班,共學生5l 8人。1930年下期招收了高中普通科一個班(63人),次年與明德、岳云、周南同時獲得教育部備案,是為廣益中學高中第一班。以后每年高、初中春、秋兩季同時招生,全校維持高、初中各6個班,學生七八百人。1933年全省第三屆畢業生會考,高、初中第一名均為廣益學生,第五屆會考,廣益學生又獲高中亞軍。體育方面,籃球隊“名震三湘”,田徑、武術、網球、排球等代表隊也在省市比賽中名列前茅。文藝、科技、學科活動十分活躍。1935年4月12日學校30周年校慶時,湖南省政府以廣益中學“辦學有方”發給獎金1萬元。“要學習,進廣益”的諺語也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1936年底任校長病逝后,董事會推羅繼任校長,他從1937年至1938年8月,第三次任廣益中學校長。他因擔任了國民政府監察委員,不能常駐學校,便聘請老教育家王季范為代理校長,主持校務;聘請老董事蘇慧蓀主持財務;禹之謨之子禹宣三任會計,希望學校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羅任監察委員期間,“對于彈劾案件,有鐵面御史之譽。”1938年8月13日,羅乘轎由河西三叉磯寓所到河東熙寧街廣益中學途中,在觀沙嶺被何的奸徒狙擊,身中數彈而殉職。遺體運回學校,擺設靈堂,全校停課兩天。國民政府命令撫恤,公葬于岳麓山下的鳳凰山。
(轉載《文史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