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掌上湖南】他們用教育的“光”照亮他人
長沙晚報記者 舒文 通訊員 劉進球
“這位63歲的‘麻袋爸爸’,將孩子推到哪,廢品就撿到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聽到孩子叫他一聲爸爸!為了幫助這些不幸的家庭,我們籌集了愛心衣物、愛心善款……”近日,在湖南師大附中舉行的師德師風優秀事跡報告會上,教師吳曉紅分享她與學校其他志愿者教師在“腦癱村”的志愿服務故事時,打動了臺下數百名教師。除了吳曉紅,在“全國文明校園”湖南師大附中,還有許多位熱心公益,關注社會弱勢群體、關注教育公平的師生,他們用教育的“光”照亮他人的未來。
故事一
“腦癱村”里迎來陽光好老師
吳曉紅口中的這個“腦癱村”位于長沙湘雅博愛康復醫院附近。這里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行政村。由于湖南針對0-7歲腦癱兒童實施免費治療政策,每年都會有數百名腦癱兒童和他們的父母租住于此,病友稱它“腦癱村”。走在這片街道上,常常會看到推輪椅、行色匆匆的大人和夾著腳模、流著口水、斜坐在輪椅上的孩子。
去年3月,吳曉紅與朋友們一起前往省兒童醫院看望五個動手術的腦癱患兒,從此便與“腦癱村”的孩子們結緣。吳曉紅說,由于需要治療的人數超出了指標人數,或者超出了免費的年齡范圍,不少家庭往往需要承擔每月4000元-6000元不等的治療費用。由于經濟困難,有的一家六口只能租住在面積僅有30平方米的車庫里。
“沒去腦癱村,外人根本想象不出這些特殊家庭生活的艱難,缺衣少食是常態。”在吳曉紅接觸的家庭里,一位63歲的“麻袋爸爸”令她感動。“即使生活窮困潦倒,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但他依然樂觀堅強,從未放棄過孩子。”
吳曉紅和學校其他60余名志愿者教師將這些孩子記掛在了心上。他們收集各家各戶更換下來的或多余閑置的各種生活和學習用品,捐助給困難家庭。擔心雨天里孩子們出行不方便,他們又為“腦癱村”的幾百戶孩子們購買了推車雨罩。孩子們因病無法上學,他們驅車前往送教。一年里,在許多志愿者的幫助下,他們為腦癱孩子共募集到了一萬余元的住院治療費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通過我們傳遞愛,讓世界聽見愛的聲音。”這是所有志愿者教師的共同心聲。
比起“腦癱村”的孩子們,同樣是腦癱患者的莫天池卻是幸運兒。今年2月,他拿到了美國幾所高校的博士錄取通知書,其中兩所還給他提供全額獎學金。載譽回到母校湖南師大附中,莫天池感慨萬千,他說,在這段青春的歲月里,母校的溫暖給了他前行的力量。在校期間,學校為了方便家人照顧他,專程給他們設置了“親子房”;畢業時,學校還特意帶著他的爸爸去挑選了一架輪椅。“這個輪椅我還一直留著,特別好。”時隔8年,莫天池的爸爸還將這份溫暖銘記于心。
故事二
帶著使命去邊疆“支教”
暖人心的故事還有很多。作為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搖籃”、湖南的百年名校,湖南師大附中并未因“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沾沾自喜,而是將目光放在了要讓更多邊遠地區的孩子享受到公平有質量的教育上。多年來,通過對口幫扶、援疆和合作辦學等方式,向教育薄弱地區輸送優質的教育資源。
張家界市民族中學是湖南師大附中對口幫扶的一個縮影。早些年,學校瀕臨倒閉,為了招生,校長不得不讓老師上山挨家挨戶勸學生來校讀書。然而,得到幫扶后,這所學校師生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山區孩子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除了對省內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進行對口幫扶,湖南師大附中還在新疆先后幫扶了吐魯番實驗中學、吐魯番市高昌區第二中學兩所中學。
2002年到2005年,湖南師大附中黨委書記黃月初有幸作為湖南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前往新疆吐魯番實驗中學擔任校長。當時,這還是一所普通的新學校,硬件不成問題,但在內涵發展上還有提升空間。經過三年努力,這所學校已經成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級的重點高中。
黃月初援疆結束后,湖南師大附中還先后選派了七批援疆干部前往“支教”。目前,湖南師大附中現任黨委副書記正在這所學校工作。令人欣喜的是,經過一批批援疆教育人的努力,這所學校已經升級成為示范性高中。
此外,湖南師大附中通過合作辦學方式,將優質的教育從湖南省內輻射到了祖國的南端海南省,讓那里的孩子也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
故事三
志愿服務讓學生學會愛和擔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自建校110多年以來,湖南師大附中共培養了6萬余名學生,涌現出了多名知名院士。校長謝永紅認為,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對于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他有著清晰的思路:“成人重于成才,育人重于育才,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致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品德、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境界。”
湖南師大附中高一1701班的學生徐敏深有體會。去年,她經過一輪輪競選和兩周的實習期后,順利成為了學校青年志愿者總隊隊長。她向記者介紹,高一學生在入校時都注冊成為了志愿者,并且每人都有一本志愿服務手冊。“我們主要有‘雷鋒愛心超市’‘愛心義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假期社區服務’四個志愿服務品牌,每一名參與志愿服務的學生都會得到相應的學分。”
以“雷鋒愛心超市”為例,這是湖南師大附中2006年在岳麓區咸嘉新村創辦的,通過學生捐贈的方式,向“雷鋒愛心超市”添置油、米等生活用品。社區貧困居民可以憑愛心存折前往領取愛心物資。12年來,一批批學生志愿者加入到了愛心捐助的行列,幫助了許許多多個貧困家庭度過難關。2015年,湖南師大附中又在學堂坡社區設立了第二家“雷鋒愛心超市”。
“志愿服務培養了我們的仁愛之心,讓我們懂得了擔當。”徐敏說。
除了志愿服務這一社團,湖南師大附中還成立了40多個精品社團,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學生社團是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我們認為,書本之外的素養對他們終身發展產生的影響更廣和更持久。”黃月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