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月8日訊 8日17時,師大附中考點,隨著終考鈴響,歡呼的考生如潮水般涌出,喧囂的校園片刻歸于寧靜。按照約定,袁天賜在校園里等待記者的采訪,經歷高考的洗禮,袁天賜說并沒有歡呼雀躍或者長松一口氣的感覺,此時他的心情,也如這傍晚寧靜的校園。
“除了數學和理綜比較難,其他都還好。”袁天賜說,數學估計能上110分,而在高三上學期的時候,他還只能打八九十分。
袁天賜是師大附中1401班的學生,這是一個競賽班,幾乎都是學霸。早在去年7月份,袁天賜就因為化學成績優秀,和清華大學簽訂了協議,只要高考達到一本線,就可以上清華的化學專業。
“要說我高中最大的遺憾,可能就是沒有進化學奧賽國家隊保送清華,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我不得不惡補數學參加高考,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收獲呢?!痹熨n說,高三一年,他會每天拿出至少4個小時復習數學,從最開始的不及格,到后來的模擬考試能上110分、120分,每一分的提高都浸透著自己的汗水與努力。
作文題很對袁天賜的胃口。他選擇了“一帶一路”、中華美食、高鐵三個關鍵詞。“我認為當代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名片有兩張,一個是物質的,一個是精神文化,而高鐵和美食,分別代表著物質和文化,通過“一帶一路”,向第三世界國家輸出,也證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p>
身為理科生,但袁天賜對歷史、政治、哲學和文化都有著濃厚的興趣,高中三年雖然學習很緊張,但他依然會堅持每天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閱讀文化歷史方面的書籍,經常找歷史老師“談玄”?!皩W習不能太功利,保持自己的興趣,學習和生活才會變得有趣?!痹熨n說。
對話
記者:你認同高考改變命運嗎?
袁天賜:我不這樣認為。高分不一定高能,甚至也有人高分低能。只有上了大學后一如既往的保持求知精神,才能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和以此為生的技能。而且一次考試也并不能全面的評估一個人。
記者:高考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袁天賜:我覺得是命運的一個十字路口,一次重要的選擇。即使沒有把握好,也有機會彌補,并不是一考定終身。
記者:考完有什么打算?
袁天賜:想和同學一起去烏鎮旅游,去探訪一些有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城市、小鎮。
■記者 賀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