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從用典讀懂總書記的執政智慧
【編前語】古典名句,是中華文化長河中歷經砥礪的智慧結晶,也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載體。這些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念的重要來源。習總書記在很多重要講話中引經據典,生動傳神,寓意深邃。在他倡導的“中國夢”、以民為本、依法治國、新型國家利益觀等重要的治國理念中,都能看到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厚重的歷史影響。他的治國理念,大量地借鑒了中華歷史文化的精華,并緊密結合當前的現實情況,賦予其新的意義,既使中國的社會發展實踐從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獲取正能量,又反過來使中國的歷史文化精華在新的實踐中獲得新的生命力。本文摘選他在不同場合講話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并通過解讀、釋義帶您了解其執政智慧。
【為政】
>>點題<<
國家治理千頭萬緒,需要培養怎樣的能力?深化改革繁重復雜,需要具備怎樣的思維?既有木秀于林的驕傲,也有風必摧之的煩惱;既有“登高望遠”的豪情,也有“為山九仞”的壓力。有人感慨:當今中國,正面臨繞不開、躲不過的“驚險一跳”。面對“四大危險”、經受“四大考驗”,對執政者的能力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新的“趕考”。對治國理政的方式方法、戰略戰術,習近平同志有著系統的把握、深入的思考。從統籌中央和地方、國內和國際、當前和長遠的戰略思維,到“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的底線思維;從“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的戰略定力,到“敢于擔當,積極有為推進改革攻堅”的改革魄力,有認識論的辨析,也有方法論的思考,更有源于實踐的總結,為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根本遵循。習近平同志引用的古典詩文名句,談安危、論治亂、道時機、講大局、明根本、抓重點,充滿了對執政之要的辯證認識,體現著對治理大國的深切認識。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之江新語·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習近平同志一向倡導領導干部干干凈凈干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和宗旨的內在要求,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這作為為政之德、為政之道、為政之要。推行八項規定,抓好作風建設,中央領導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風勁吹。在我國歷史上,注重修身立德、為官清廉,是許多思想家倡導的政治主張,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終身恪守的為官準則。習近平同志在不同場合,引用先秦時期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領導干部有公正無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的優良品質。廣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領導干部怎么說,更看他們怎么做。要在群眾中威信高、影響大,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則,“臺上他說,臺下說他”,說話辦事怎么會有影響力和號召力?
■ 原典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春秋﹞孔子《論語·顏淵》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春秋﹞孔子《論語·子路》
■ 釋義
孔子這兩段話都說明了為政者自身行為端正的重要性。在《論語·顏淵》中,魯國大夫季康子向孔子問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認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帶頭端正,誰還敢不端正呢?對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個“正”字概括。
關于“正”,孔子在《論語·子路》中有如下觀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認為,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為端正,無須下命令,百姓也會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服從。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對百姓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在評價西漢“飛將軍”李廣時,引用了孔子這句話:“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對“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詮釋。
【為政】
“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不可以生事,從小的方面說,是“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朝令夕改;從大的方面說,是“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保持制度的穩定。而不可畏事,則是說,不能因為一些人對我們發展道路的非議和質疑,就縮手縮腳,甚至按照他們的想法改變我們的觀點。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在根本的問題上,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認準了,就要理直氣壯、態度鮮明,從我們自己的角度進行分析,得出我們自己的結論,然后照我們自己的判斷行事。在發展道路、政治制度等根本問題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爾東西南北風”。
■ 原典
夫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與生事均。譬如無病而服藥,與有病而不服藥,皆可以殺人。夫生事者,無病而服藥也。畏事者,有病而不服藥也。乃者阿里骨之請,人人知其不當予,而朝廷予之,以求無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幾于有病而不服藥乎?今又欲遽納夏人之使,則是病未除而藥先止,其與幾何。
——﹝北宋﹞蘇軾《因擒鬼章論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 釋義
這是北宋元二年(1087年)九月八日,時任翰林學士朝奉郎知制誥兼侍讀的蘇軾就西羌、西夏事宜寫給宋哲宗的奏議。元二年八月,北宋俘獲了與西夏勾結的西藩首領鬼章,檻送汴京。這是宋朝開國以來首次俘獲敵國元兇,百官稱賀。蘇軾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指出:“安危之機,正在今日。若應之有道,處之有術,則安邊息民,必自是始。不然,將驕卒惰,以勝為災,亦不足怪。”他就北宋的邊防政策提出:“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意思是,治理國家既不可隨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膽小怕事。蘇軾指出,“生事”如無病而服藥,“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藥,它們的害處相同,都會置人于死地,并批評了北宋政權在處理對外事務上的失策。蘇軾意在奉勸朝廷,既要謹慎持重,不可無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縮,要主動作為。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習近平同志多次表示,他很喜歡蘇軾的這一句話。歷史上有很多類似教訓:唐代開元盛世,玄宗卻喪失進取心,驕傲怠惰、沉溺享樂,終致“安史之亂”;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卻揚揚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放松吏治,轉而走向嘉道中落。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組織,生存和發展最主要的威脅,往往不是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與變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覺、緩慢積累起來的倦怠與松懈。正因此,習近平同志才不斷提醒各級領導干部,要“智者見于未萌”,深謀遠慮、治于未病。經略將來,如何做到?也就像習近平同志所說,“對已經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做謀劃、從容應對;對暫時難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蹤、未雨綢繆、靈活應對。”
■ 原典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者之所能也。
——﹝北宋﹞蘇軾《晁錯論》
■ 釋義
《晁錯論》是蘇軾寫的一篇人物評傳,評論的是西漢初年景帝時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錯削藩這一歷史事件,并分析了晁錯被殺的根本原因。上面這段話為《晁錯論》的首段,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天下的禍患,最難以解決的,莫過于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卻存在著難以預料的隱患。這句話暗指漢景帝時期,表面上雖然國泰民安,卻潛藏著藩王坐大、威脅中央的危機。接著,作者圍繞“患”字,從“坐”“起”兩方面進行分說。坐觀其變卻不想辦法解決,那么禍亂就會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起而強為之”而不等待時機,那么恐怕天下的人由于習慣了太平安逸,就不會相信并支持我們。狃(niǔ):習以為常而不加重視。實際上就是指晁錯削藩動手過快,下手過猛,直接導致“七國之亂”。文章又以“仁人君子豪杰之士”與晁錯進行對比,提出真正的仁人君子、豪杰之士應“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的主張,點出了晁錯改革失敗的真正原因:由于缺乏堅強的意志和臨危不懼的精神,挑起“大難”卻又不愿為天下人抵擋“大難”,只想保全自身,可謂自取其禍。
【為政】
“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在談到改革時,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胸有謀略、動有章法,要打破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思維定勢的形成,或是由于個人立場、地位、利益,或是由于工作格局、權限、機制。習近平同志還經常強調,形勢是會發展變化的,我們的工作需要不斷適應新的要求。如果用老辦法來解決新問題,難免會碰釘子。形勢變化了,任務升級了,如果還是完全順著既有的思維定勢來行事,可能就覺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積極去推動改革,就可能誤事。所謂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正是說要破除妨礙改革發展的思維定勢。正如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的,解放思想是“總開關”。只有堅持這條一以貫之的思想路線,才能摸清利益固化的癥結,找準突破問題的方向,推動改革繼續前行。
■ 原典
黃酋書,昨鑒川公亦曾抄寄本兵。此酋貪縱寡謀,終當歸吾羈紲。觀其書詞,已非昔時之倔強,可用其幾而制之。……但愿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況今時則易然耳。 ——﹝明﹞張居正《答宣大巡撫吳環洲策黃酋》
■ 釋義
這是張居正寫給宣大巡撫吳環洲的一封信。宣大巡撫,明稱巡撫宣府大同地方贊理軍務,為明朝初中期設立的一個職位,管理北部邊疆地區的宣府、大同府兩地的防御。信中提到的黃酋,是蒙古俺答汗之子黃臺吉。這封信事涉明朝北部邊防,故張居正告誡:“但愿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希望對方審時度勢,凡事深思熟慮后再付諸行動,如此天下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無論做什么,事先有準備才能成功。對此,張居正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在《陳六事疏》中說:“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天下的事情,斟酌計議貴在詳備,貫徹執行貴在全力。在《答中丞孫槐溪書》中還說:“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急于開局之時,務必慮及善終;大凡成功之事,往往源于善始。由此可見,張居正開創的“萬歷新政”絕非偶然。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廣大群眾既是好政策的受益者,又是有些政策不落實或方向走偏的受害者,可謂地道的政策得失的親歷者、知情者、評判者。一個有作為的從政者應當懂得,從群眾那里可以聽到真實的輿情、為政的得失、不打折扣的批評。因為這里沒有阿諛奉承,沒有精心安排,沒有刻意導演。得悉了真實可靠的社情民意,便能知曉哪些政策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哪些政策是不受老百姓歡迎的,這是領導者制定政策、完善工作的重要依據。一旦聽不到“草野”的聲音,耳邊響起的只有一片甜言蜜語,就很可能閉目塞聽,盲目樂觀,“政失”的警報可能就要拉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 原典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漢代政論家王充《論衡》
■ 釋義
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知道經書有錯誤的人在諸子。王充的話啟示著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意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個環節就是向群眾收集意見和問題。有的干部下基層以后,遇見農民,談不下去;遇見學生,談不進去;遇見老干部,給頂了回去。這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溝通方法問題,更是更深層的作風問題,能反映出干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層情況,是否按照群眾思維思考和辦事。
【廉政】
>>點題<<
“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習近平同志從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反腐,強調既防止“縱蠅為害”,也決不“養虎為患”;既要治標,也要治本,并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既要經常抓,也要長期抓,“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等中引用
■ 解讀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這樣的滑坡和動搖,往往是從小事開始的。習近平同志還曾以“貪如火,不遏則自焚;欲如水,不遏則自溺”“堤潰蟻穴,氣泄針芒”“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等,提出過同樣峻切的警思。現實中,少數干部總以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節”上疏于防范,認為吃幾頓飯、喝幾瓶酒、收點小東西無傷大雅,其結果往往是“小節不慎,大節難保”,最終鑄成大錯、悔之晚矣。所以習近平同志不斷強調,思想的口子一旦打開,那就可能一瀉千里。干部不論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獨、慎初、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
■ 原典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 ——﹝清﹞張伯行《禁止饋送檄》
■ 釋義
張伯行(1652—1725年),河南儀封(今河南蘭考)人,曾任福建巡撫、江蘇巡撫、禮部尚書。他清廉剛直,從不收受禮物,極力反對以饋贈之名,行賄賂之實,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在福建巡撫任上,為拒絕送禮者,特地撰寫了一篇《禁止饋送檄》,張貼于居所院門及巡撫衙門。那些送禮者見此犀利檄文,不敢自討沒趣,便悄然離開。這篇檄文也不脛而走,廣為傳誦,被視作為政清廉的“金繩鐵矩”。這篇《禁止饋送檄》,全文僅56字,共用了8個“一”字,申述了關心百姓疾苦、注重個人名節、反對送禮行賄的主張。“一絲一粒”雖小,卻牽涉我的名節;“一厘一毫”雖微,卻都是民脂民膏。對百姓寬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為人便一文不值。這體現了廉潔奉公的做人原則與道德操守。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無論是貫徹落實八項規定,還是堅決反對“四風”,習近平同志都反復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都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揮表率和帶動作用。“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馬就不難”,領導干部如果只表態不表率,拿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么會有改作風的動力?俗話說,領導不領,水牛掉井。領導干部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說在嘴上、寫在文上、掛在墻上,公款吃喝依舊,公車超配依舊,辦公超標依舊,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風如何取信于人?就此而言,領導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風”的標準、改作風的標桿,越是嚴格要求自己,越能產生模范帶動的輻射作用,釋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 原典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于身,而繩欲于眾,行詐于官,而矜實于民。求己之所有余,奪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責人之所難,怨之本也。 ——﹝東漢﹞荀悅《申鑒·政體》
■ 釋義
“政體”,即為政的要領。在《申鑒·政體》中,荀悅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要求別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荀悅以此告誡統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荀悅的這一觀點繼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稱“善禁”典范,他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魏征在上疏中亦言:“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可見,中國古代已將“正人先正己”視為“善禁”至要。
【立德】
【立德】
“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標準是一面鏡子。標準高一點、要求嚴一點,鏡子的“分辨率”就會高一些,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才能纖毫畢現。無論是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還是在平時的工作中,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正因此,習近平同志才強調,“較高的工作標準是一種動力”。有了高的標準,大家就會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而一旦放松了標準,就容易一瀉千里。正如習近平同志所引用的這句古語所言,確立什么樣的標準,決定著有什么樣的成效。多年來,針對改進作風,各種文件、各項制度,不可謂少,但為什么“四風”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呢?原因還是在標準不高、執行不嚴。所以,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才能“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因為注意防治疾病,才能做到不生病。
■ 原典
古人有云:非知之難,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終實難。是以暴亂之君,非獨明于惡路;圣哲之主,非獨見于善途。良由大道遠而難遵,邪徑近而易踐。小人俯從其易,不得力行其難,故禍敗及之。君子勞處其難,不能力居其易,故福慶流之。……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唐﹞李世民《帝范》
■ 釋義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論述為君之道的政治文獻,成書于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告訴太子李治:“飭躬闡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諱,更無所言。”不諱:死亡的婉詞。書中,唐太宗對為政者的個人修養、選任和統御下屬的學問,乃至經濟、民生、教育、軍事等事務都做了頗有見地的闡述。“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意為:以上等作為標準,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為標準,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四庫全書》本文下釋為:“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則之,斯為其上。顏、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顏、孟而遠之,則為其下矣。既為其下,何足法乎?為儒者當取法孔子、顏子、孟子,為君者當取法于堯、舜、文王。”南宋文學批評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也有類似的闡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可見,無論立事還是治學,一定要放寬視野,高定標準,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目標。
“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領導干部從走上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公與私的考驗。在習近平同志看來,“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領導干部手中掌握著公權力,掌管著公共資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權,是起碼的政治道德和為政操守。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在此之上,習近平同志給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強調,領導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這樣,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們常說,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我們黨?就是因為在9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我們謀求的不是黨的私利,不是黨員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眾的公共利益,擺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這是極其樸素的真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手中掌握權力的領導干部,更要時刻自省自警:熱衷追逐個人利益或小集團利益,怎能兌現黨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又如何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
■ 原典
仲弓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便見仲弓與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義,則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北宋﹞程顥、程頤《二程集 河南程氏遺書 卷第十一》
■ 釋義
《二程集》是北宋思想家程顥、程頤兄弟一生傳道講學言論的結集。二人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故世稱“二程”。上面這段話是二程對《論語 子路》的解釋。原文為:“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說的是魯國的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請教怎樣管理政事。孔子告訴他:“先責成手下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讓他們各負其責,寬恕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才來任職。”仲弓又問:“怎樣發現并選拔賢才呢?”孔子說:“選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賢才,別人難道還會埋沒他們嗎?”對此,二程作了如下評語:“推此義,則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二程的學說被稱作“身心之學”或“心性之學”,主張“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們看來,當政者是否具有公心,關乎國家興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國家興盛;沒有公心,一切從私心出發,會使國家滅亡。
【敬民】
>>點題<<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90多年光輝歷程啟示我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使我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了巨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我們創造了中國奇跡、書寫了中國震撼、找到了中國道路。
從“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打掉橫亙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之墻,增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習近平總書記履新之始就將“人民”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在“敬民”的話語坐標下,強調親民有真感情、愛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人民,常常被比為載舟的水,喻為種子的土地,視為枝葉的根本。對于執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強調也不為過。正因此,十八大部署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拾黨的優良傳統,重申黨群血肉聯系。這樣一次以密切聯系群眾為主旨的黨內教育活動,不可能把群眾關在門外,習近平同志也一再要求“堅持開門搞活動”,一再告誡“切忌自說自話、自彈自唱”。他引用的這句話,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見治亂的水。現實中,不管是教育實踐活動,還是更多其他工作,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多照照群眾這一面鏡子,多比比群眾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
■ 原典
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作湯征。——﹝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
■ 釋義
這段話出自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殷,即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其開國君主為成湯。公元前1620年,成湯征討不祭祀的諸侯葛伯。他對伊尹說:“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不(fǒu):同“否”。意思是,人從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從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國家治理狀況。簡而言之,就是“以民情為鏡”。這是有據可查的最早的“鏡子論”。成湯的“鏡子論”表明,早在中國奴隸社會時期就已將民情狀況作為衡量統治好壞的標準。此后,“以人為鏡”的觀念被歷代開明統治者所接受。
《詩經·大雅》中有“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大戴禮記·保傅》曰:“明鏡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唐太宗李世民將“鏡子論”進一步發揚光大。據《新唐書·魏征傳》記載,直言敢諫的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感嘆:“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防己過。今魏征逝,一鑒亡矣。”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在檢查節日市場供應和物價情況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原典
仲弓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便見仲弓與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義,則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北宋﹞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十一》
■ 釋義
《二程集》是北宋思想家程顥、程頤兄弟一生傳道講學言論的結集。二人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故世稱“二程”。上面這段話是二程對《論語·子路》的解釋。原文為:“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說的是魯國的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請教怎樣管理政事。孔子告訴他:“先責成手下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讓他們各負其責,寬恕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才來任職。”仲弓又問:“怎樣發現并選拔賢才呢?”孔子說:“選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賢才,別人難道還會埋沒他們嗎?”對此,二程作了如下評語:“推此義,則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二程的學說被稱作“身心之學”或“心性之學”,主張“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們看來,當政者是否具有公心,關乎國家興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國家興盛;沒有公心,一切從私心出發,會使國家滅亡。
【修身】
>>點題<<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一個領導干部的作為,取決于本人的修為。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干部的道德修養,強調“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習近平同志把“三嚴三實”作為干部改進作風的要求,其中擺在首位的就是“嚴以修身”,涵蓋了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等四個方面的內涵,為干部立德、立言、立行指明了具體方向。
自我批評;“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強調的是遵紀守法、不碰底線;“慎權、慎獨、慎微、慎友”,強調的是防微杜漸、不棄微末;“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強調的是領導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說,習近平同志所引用的名言典故,為領導干部崇德修身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體系給出生動標注。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領導干部要認認真真學習 老老實實做人干干凈凈干事》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習近平同志多次提醒黨員干部要謹防“貪欲”之害,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潔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黨紀法規的底線。而要做到這點,必須經常反躬自問,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增強是非面前的辨別能力、誘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斷提高慎權、慎獨、慎微、慎友的自覺性。
《老子》中說,“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就會縱容貪欲之火,最終會導致欲火燎原、洪流潰壩;《論語》中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手握公權卻對牟取非法利益情有獨鐘,怎能做到潔身自好?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為官發財,應該兩道,領導干部“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絕不能私欲膨脹、以權謀私,最終“不僅毀了自己、害了家人,而且給黨的事業帶來很大損害”。
■ 原典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春秋﹞老子《老子·第四十六章》
■ 釋義
《老子》第四十六章體現了老子的反戰思想。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兼并和掠奪的戰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和百姓生活造成了嚴重災難。這是個“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的時代,連懷胎的母馬都要被送上戰場,以致產駒于野外。老子分析了戰爭的起因,認為是統治者貪得無厭、不知足所致——“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禍患沒有比不知足更為嚴重的了,災難沒有比貪得無厭更為深重的了。為此,他提出“知足常足”的觀點,對統治者的無厭欲求發出了強烈抗議和嚴厲警告。老子十分推崇“知足”。他認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并稱:“知足者富”。司馬遷在《史記》中則從反面加以強調:“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古往今來,多少貪夫殉財,就是由于不知足、不知止,跌入罪惡的深淵。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難和易的對比,在“修身”的問題上,體現尤其明顯。習近平同志曾經引用過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等,說的都是這個道理。的確,善的德和行,大多與節制、奉獻、堅持有關,這要有更強的意志品質、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顯得尤其艱難。而惡德惡行,則往往會給人一時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縱。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發出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善越是難、從惡越是易,領導干部越要加強內心自律。一次雪崩,往往是由一片雪花而起。“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防線一旦被攻破,就可能一瀉千里。對于普通人,這就需要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對于領導干部,更需要心懷堅定的意志,努力做到慎獨、慎初、慎微,固守內心那一方凈土。
■ 原典
衛彪傒適周,聞之,見單穆公曰:“……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昔孔甲亂夏,四世而隕。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帝甲亂之,七世而隕。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興。幽王亂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謂多,胡可興也?夫周,高山、廣川、大藪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蕩以為魁陵、糞土、溝瀆,其有悛(quān)乎?”
——﹝春秋﹞左丘明《國語·周語下》
■ 釋義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是《國語》中收錄的一句諺語。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墜。意思是,學好難如登山,學壞易似山崩。東周末年,王子朝叛亂,周敬王被驅逐,逃到成周。諸流亡大臣擬在成周筑城建都。晉國的執政者魏獻子贊同,然而衛國大夫彪以為不可,并引用“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句諺語以及前朝教訓加以勸阻。
這句古諺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從善之難、從惡之易,是古代先賢的勸世箴言,為后世政治家所重視。據《南史·宋文帝紀》記載,宋文帝劉義隆為倡導新政,蕩滌官場的頹廢,曾勸誡群臣道:為官為政,切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此后,劉宋政權開啟了東晉南北朝國力最為強盛的歷史時期,史稱“元嘉之治”。
【篤行】
>>點題<<
成功緣于實干,禍患始于空談。實干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注重落實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在履新之初就向全黨鄭重宣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形式主義”列為“四風”之首,矢志根除虛浮作風;到全面深化改革強調“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致力實現改革藍圖,強調實干、注重落實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鮮明品格。
“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機遇稍縱即逝,改革不進則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藍圖,靠什么繪就?13億人的“中國夢”,靠什么實現?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持續奮斗?空想清談只會貽誤發展,實干苦干方能成就夢想。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腳踏實地地奮斗、扎扎實實地工作,才能無愧于人民期待和時代責任。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不管是國家要實現振興,還是個人要成就事業,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為立志,二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為保障,無志不足以行遠,無勤則難以成事。習近平同志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這句含義雋永的古語,正表明立志與實干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有著宏大的發展目標——“兩個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復興“中國夢”曙光在前;我們也面臨復雜的發展環境——發展攻堅期,多少工作要推進;改革深水區,多少困難要破題。正因此,我們更需苦干實干,以務實作風、踏實態度,“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而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也能找到人生舞臺、收獲出彩機會,以志為方向、以勤為動力,與國家、民族一起前行。
■ 原典
王曰:“嗚呼!凡我有官君子,欽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戒爾卿士,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后艱。……”
——﹝上古時代﹞《尚書·周書·周官》
■ 釋義
《尚書》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經學文獻,其中《周書》是《尚書》組成部分之一,相傳為記載周代史事之書。
這句話的背景是,周成王滅了淮夷,回到王都豐邑,和群臣一起總結周王朝成就王業的經驗,并向群臣說明設官分職用人的法則。他在告誡“有官君子”(大夫以上有職事者)要忠于職守、勤于政務時說:你們要認真對待你們的職責,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這句話中的兩個“惟”字當“由于”講,意思是說,取得偉大的功績,在于志向遠大;完成偉大的事業,在于工作勤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在印度尼西亞的演講中,習近平同志引用這句話表明國家間的和睦友好,“必須夯實雙方關系的社會土壤”;在法國的演講中,習近平同志用這句話闡釋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辛勤耕耘的結果”;而在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這句話用來說明基層工作創新對于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習近平同志之所以鐘愛這句話,正是因為其中充滿了大與小、多與少、成與始的辯證思考。在闡明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才可能有大發展、成大事業。正如愚公移山的典故,一筐土一筐土地搬下去,“子子孫孫無窮盡”,就總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
■ 原典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春秋﹞老子《老子·第六十四章》
■ 釋義
春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提出謹小慎微和慎終如始的主張。“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兩臂圍攏,形容樹木粗大。毫末:幼苗,比喻細小。意思是說,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苗長成,九層的高臺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遠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形象地論證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道理。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對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產生了影響。在《荀子·勸學》中,荀子提出了“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等觀點。但與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據此提出了“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積極進取的主張,與老子順應自然的“無為”“無執”思想大異其趣。相同的前提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反映了儒道之間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復雜關系。
【勸學】
>>點題<<
“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習近平同志從四個不同層面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闡釋我們為什么要重視學習的原因。
學習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艱難的法寶。從延安整風時“改造我們的學習”,到執政之初“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從改革開放后“認真建立學習制度”,到新世紀階段的“在全黨大興學習之風”,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只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讀書學習,也是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國家歷來講究讀書修身、從政立德。傳統文化中,讀書、修身、立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在現代政治文明中,“領導干部的人格力量對于做好領導工作越來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徑是讀書學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辦公廳系統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習近平同志曾經引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埃德加·富爾先生的預言說明學習的重要性:“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面對浩瀚的知識,只有不間斷地、持續地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在習近平同志看來,讀書不僅是勝任領導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迫切需要。
與此同時,習近平同志也指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建議領導干部普遍應當讀三個方面的書:第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第二,做好領導工作必需的各種知識書籍;第三,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如此,才能吸納豐厚理論營養,博采各類知識精華,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
■ 原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戰國﹞莊子《莊子·養生主》
■ 釋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出自《莊子·養生主》篇首。涯:邊際、極限。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精疲力竭。與儒家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積極進取精神相比,莊子的思想確實有消極的一面。對此,要辯證地加以分析。
《莊子·養生主》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養生主”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如果撇開莊子養生論的闡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語,這句話就有了積極的意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盡可能多地攝取知識,完滿自己的人生。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習近平同志提出領導干部讀書、學習也要有這三種境界:首先,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其次,要勤奮努力,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堅持獨立思考,要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
三種境界啟示我們,讀書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不移的恒心,還要提高讀書效率和質量。要達到這種境界,習近平同志曾總結了三點體會和認識:堅持閱讀與思考的統一;堅持讀書和運用相結合;鍥而不舍、持之以恒。
■ 原典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 釋義
《人間詞話》是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的文學批評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說,是對歷史上成功者的經驗總結。成功有其共同的內在邏輯。王國維認為,這種邏輯可從宋代詞人晏殊、柳永、辛棄疾的詞句中體現出來。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晏殊的《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登高遠眺,所見盡是肅殺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高水長,案書何達?王國維將此句解讀為: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盡管遇到百般困難,還要執著地追求,忘我地奮斗。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用在此處,是指人在經過多次周折、多年磨煉之后,就會日漸成熟,豁然開朗,進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興趣是激勵學習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領導干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有了學習的濃厚興趣,就可以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一陣”為“學一生”。在現實中,一些領導干部或是不思進取不愿學,或是陷入事務不勤學,或是裝點門面不真學,或是急功近利不深學,或是學用脫節不善學。這些說到底,都還是一個學習興趣的問題。習近平同志曾引用過一個陳望道的小故事,這位革命先行者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錯把墨汁當紅糖,蘸著吃掉了粽子,母親問他,他還說“夠甜”。這樣的甜,是信仰的味道,也是全身心投入樂在其中的味道。領導干部學習時,正需要有這樣一種好之樂之的精神。
■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春秋﹞孔子《論語•雍也》
■ 釋義
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懂得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而喜愛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在這里,孔子講了學習的三層境界:知—好—樂。其中“知之”是學習的較低境界,相當于“要我學”;“好之”是學習的較高境界,相當于“我要學”;“樂之”是學習的最高境界,相當于“我愛學”。不同的人在同樣的環境下學習效果往往是不一樣的,這固然有自身資質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學習態度問題。對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事。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所學的知識才能夠入腦入心、靈活運用。關于學習,孔子還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鼓勵學生要勤勉好學,并樂于向學問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可見,好學、樂學始終是孔子強調的學習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