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組介紹
湖南師大附中數學教研組是一支名師薈萃,成績斐然,愛崗敬業,團結奮進的優秀團隊。教研組現共有初、高中專任教師66人(含外派),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29人,一級教師18人;特級教師3人;校領導1人、中層管理干部3人,年級主任3人;研究生學歷超過30%;長沙市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1個(趙優良名師工作室)。 先后指導學生獲得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金牌9枚、銀牌4枚,教師先后獲得國家級、省級個人獎項 40多人次。
在學校正確領導下,數學教研組以“新課改、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為背景,以“建設研究型高中”為契機,以“三導四學”教學理念為指導,以組內“五大工程”為抓手,在學科教學、學術教研、數學競賽,教師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研組。
常規教學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為了研究常規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通過的途徑有:各備課組、教研組堅持每學期的課堂教學研討周活動;各備課組每學期一次對外接待課的研究;部分大學附中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省市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的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青年教師的教學大賽活動等。以備課組長為核心成立了以年級為單位的備課組,堅持了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備課組側重教學常規的落實和常規教學的研究。各項制度的完善和組織建設的加強,為我組教研活動的正常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幫助青年教師、新教師迅速成長,堅持師徒合同制度、堅持匯報課和考核課制度。同時以老帶新,師徒結對,通過骨干教師的傳、幫、帶,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實施能力,上好合格課、優質課。并組織近年高考數學題的研究,提高解題的能力,以此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
學科競賽,成果輝煌:
湖南師大附中是金牌的搖籃,在歷屆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先后有12位同學獲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獎牌,附表如下:
湖南師大附中學生參加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一覽表(1991-2023)
時間 | 參賽地點 | 姓名 | 競賽名稱 | 獲獎 |
1991年 | 瑞典 | 郭早陽 | 第32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銀牌 |
1993年 | 土耳其 | 劉煬 | 第34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1994年 | 香港 | 彭建波 | 第35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1998年 | 中國臺灣 | 艾穎華 | 入選第39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國代表隊,因臺灣問題末參賽 | |
1999年 | 羅馬尼亞 | 孔文彬 | 第40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銀牌 |
2001年 | 美國 | 余君 | 第42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2002年 | 英國 | 肖維 | 第43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2003年 | 日本 | 王偉 | 第44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2004年 | 希臘 | 李先穎 | 第45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2007年 | 越南 | 胡涵 | 第48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銀牌 |
2011年 | 荷蘭 | 龍子超 | 第52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2014年 | 南非 | 諶瀾天 | 第55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2023年 | 日本 | 梁行健 | 第64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 金牌 |
教研教改,方興未艾:
教研組堅持以青年教師匯報課、優秀教師展示課、對外接待課、各級賽課為契機,組織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研討;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通過聘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等形式,提升全組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積極承擔國家、省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努力探索校本課程的開發;注重校際交流學習,開闊教師視野,探索出一條“走出去學習,帶回來分享”的教師專業發展捷徑,促進了全體教師教學水平和業務的提高.
集教研組全體老師的智慧,探索出“三導四學”的課堂教學方式,在這種模式下,課堂“講”與“聽”的形態轉變成了“問”與“答”的形態,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也得以明確.組織老師精心編寫與教材同步配套的《自主學習手冊》,既滿足了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需求,也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同時,教研組率先開出大學先修課程《微積分》,滿足拔尖學生發展需要;開設多門興趣課、拓展課,供學生挑選,重點打造《走進高中數學》、《數學漫談》、《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等校本興趣課程;開設周末精品課程講座,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如《認識數學》、《數學與寓言》、《數學的境界》、《e影芳蹤》、《思維,更深刻些》等。
改革進取,任重道遠。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數學教研組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必將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教研風格,走在課程改革的前列,展現出新的風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