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所在位置:
文章內容 / Article Content

高考作文變遷:從關注自我到關注社會

發布:語文教研組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13 人氣:

        紅網長沙6月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范典 實習生 王悅婷) 2017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出爐,不出意外,它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已連續進行了40年,湖南的高考作文也經歷了數十年的演變,呈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

  1977年,中斷了10年的高考恢復。那年冬天,21歲的張效雄走進考場,首先考的是語文。他對當年作文題的記憶還很清楚,“心中有話向黨說”,與他之前看過的一篇優秀作文異曲同工,早有心理準備,幾百字信手寫來。

  湖南的高考作文,就從“心中有話向黨說”開始。40年來,除了2004年至2015年連續12年自主命題之外,其他的大部分時候均采用全國卷或與部分省份共用試題。為適應“新高考”改革,從2016年開始,湖南省全面恢復使用全國卷。

  在體裁方面,縱觀湖南40年高考作文,議論文成了絕對的主角,有20年左右的高考作文題明確提到了議論文這一體裁,其中部分年份允許考生選擇敘述文或議論文。除此之外,記敘文也是一大主題,共有12年的作文題型規定中包含記敘文。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從2004年開始自主命題后,湖南尤其喜歡將文體限制為“記敘文或議論文”,12年的自主命題時間里,有6年是這樣規定的。

  高考作文對字數的限制,并不是一開始就是800字,例如,1978年的高考作文分為主題和副題,其中,主題要求將1600余字的文章《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為一篇500至600字的文章。1979年的高考作文則要求將一篇近2000字的文章按要求改寫至800字以內。

  進入80年代,高考作文開始逐步定型,其中1980、1981年均為讀后感。1983年第一次出現漫畫作文,那幅題為《挖井》的漫畫,深刻影響了后來高考漫畫作文的命題思路。

  湖南師大附中語文高級教師厲行威認為,恢復高考40年來,湖南省高考作文題,都是社會生活的回音,與時代脈搏共振。命題大都指向對時代社會和青年人自我情感成熟、智慧增生的關注。

  “從2004年到2015年,湖南省自主命題高考語文卷的作文題,核心傾向于指向青年人自我的精神成長。”厲行威說,2004年的“家庭教育”,2005年的“跑的體驗”,2006年的“談意氣”等分別指向青年人與父母、朋友和自我的關系,其他幾年的試題則分別涉及青年人的審美意趣、世界觀照、心懷他人、價值選擇等方面。

  2016年起,湖南省開始恢復使用全國卷。厲行威認為,相比而言,近幾年的全國卷更加強調青年人對時代和社會的關注,即強調時代中的青年人要有對自我與社會、時代的關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