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院士進校月:探索金屬世界的奧秘,柴立元院士為我校學子揭秘“點石成金”
從古代的神話傳說到帝王的煉丹術,從中國出土的各種文物到世界冶煉術的多番變化,柴立元院士通過一系列趣味橫生的實例,解釋了冶金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從古代的煉鐵技術到現代的精煉工藝,從普通金屬的提取到稀有金屬的制備,柴立元院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冶金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接著,柴立元院士詳細闡述了我國冶金業的發展現狀。他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擴大,我國冶金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現代冶金科技發展成就了中國成為世界金屬生產第一大國,也有力地支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他也強調了當前冶金業面臨的挑戰,如資源稀缺、環境污染等問題,并鼓勵學生們積極投身冶金研究,為解決這些問題貢獻智慧。
在談到國家需要的冶金人才時,柴立元院士強調了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他表示,未來的冶金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鼓勵同學們要在中學學好基礎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為國家冶金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提問環節中,柴立元院士與同學們的互動交流精彩紛呈。一名男生問:“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能進行轉換嗎?”柴院士告訴大家,目前的科技水平沒法將金屬A物質直接變成金屬B物質,但是現代科技已經實現仿造技術,在適當條件下向A物質中添加其他物質變成仿B物質,可擁有相似的物質屬性,解決貴重或稀有金屬資源缺乏的問題。更多的同學對如何將廢物、有害物質“點石成金”變為有用而無害的物質非常好奇。柴立元院士解釋,通過科學的手段,我們可以將那些被視為有害物質的東西轉化為寶貴的資源。比方說含砷多金屬物料清潔冶金,植物、微生物治理等,這些技術不僅有效地控制了有色冶煉過程中的污染,還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通過這次講座,柴院士讓同學們對冶金技術有了一次深刻的認識,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了更清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