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長沙市蔣雁鳴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在我校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活動
劉倩老師的《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研討課以《家族》《男女有別》兩章為例,探究鄉土社會中的兩性感情。課堂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話題和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切入,激發起學生興趣,進而引導學生理解書中“小家族”“兩性感情”等內容,通過關聯相關文化傳統、社會現實,深入思考章節主題,并運用書中知識,解讀巴金作品《家》中的家族結構和兩性愛情。劉老師還注重引導學生掌握主題研讀的方法,尤其關注章節之間的邏輯聯系。從學生展示的思維導圖中可看出,學生能很好地從局部章節的精讀,帶動起整本書的閱讀。
李小軍老師的《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展示課以“昔日鄉土”“今日鄉土”“明日鄉土”三個學習活動串聯起課堂。課堂伊始,李老師說起了“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打動了現場每一位師生。學生先回顧了書中對自己啟發最大的概念和觀點,李老師也為大家分享了自制的思維導圖和閱讀體會。隨后學習小組依次上臺展示“今日鄉土變遷”調查報告,涵蓋“紅白喜事”“春節歡度方式”“喪葬習俗”等方面的變遷情況,李老師對小組展示依次點評。最后學同學們結合鄉土調查的感受,為建設美麗農村提出創造性建議,將課堂引向新的高潮。
兩堂精彩的觀摩課點燃了老師們的研討熱情。兩位上課老師分別進行了簡短的說課,從教學設計到收獲體會,都給了老師們很多啟發。評課環節中,湖南師大附中劉海濤老師、湖南地質中學黃尚喜名師主要點評了劉倩老師的研討課。劉海濤老師認為劉倩老師善于引導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學術類著作的知識解讀文學類作品的內容;學生的學習形式豐富,學習效果良好。黃尚喜名師認為本課有五“實”,即扎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在主題選點、目標確定、內容取舍、活動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都可圈可點。明德中學傅海勤老師綜合評點了兩堂課,認為課如其人,劉倩老師的課理性,思路清晰善關聯,李小軍老師的課生動,以學生活動串起課堂,兩堂課都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長郡中學肖楊名師點評李小軍老師的展示課,認為本課有三“度”:讀書有據、提煉有情,有厚度;田野調查、經世致用,有氣度;讀寫研思、核心素養,有向度。
活動最后,蔣雁鳴老師名師引路,專業點評。蔣老師先高度評價了兩位老師的觀摩課,認為兩位老師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處理是高水平的,同時也為他們提出了寶貴建議。接著蔣老師為在座老師作了《高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微講座,從新課標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要求談起,對新課標做出深刻解讀,然后重點分享新課程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如注重“整”的策略、思辨性策略、讀寫結合策略等。蔣老師強調,對于高中生來說,尤其要注重思辨能力的培養,比如課堂討論的問題最好由學生自己提出,教師負責整合學生的問題,依據學情組織教學。
活動結束后,工作室學員和湖南師大附中語文教師移步之謨圖書館前坪合影留念,完成了一場充實的教研之旅。
(撰稿:譚天俊 審稿:歐陽薦楓)


